火雀直播
首页 > 产品展示 > 软水管

15965060050

咸阳阎家寨村抗旱目击记 20000眼机井仅小半能用

来源:火雀直播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7-01 04:24:17

信息详情

 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,专门对水利工作做全面部署,既说明国家对农业问题的重视,也折射出对水利问题的忧虑。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目前陕西受旱面积471万亩,其中重旱46万亩。咸阳全市382万亩种植培养面积中,受旱面积已迅速扩大到65.85万亩,其中重旱24.9万亩,同期降水比往年减少二至五成。我省正在动员一切力量,保证小麦春灌。在这一严峻形势下,抗旱一线的真实现状如何?他们又遇到了哪一些问题?他们在依靠什么样的水利设施抗击罕见旱情?本报记者来到旱情较为严重的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阎家寨村,近距离感受当地农民的“抗旱自救”。

  2月11日上午,刘文荣在地里奋力接浇地用的水管。因为怕水把身上打湿透了,他就多穿了几层衣服

 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,专门对水利工作做全面部署,既说明国家对农业问题的重视,也折射出对水利问题的忧虑。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目前陕西受旱面积471万亩,其中重旱46万亩。咸阳全市382万亩种植培养面积中,受旱面积已迅速扩大到65.85万亩,其中重旱24.9万亩,同期降水比往年减少二至五成。我省正在动员一切力量,保证小麦春灌。

  在这一严峻形势下,抗旱一线的真实现状如何?他们又遇到了哪一些问题?他们在依靠什么样的水利设施抗击罕见旱情?本报记者来到旱情较为严重的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阎家寨村,近距离感受当地农民的“抗旱自救”。

  2月11日凌晨5时40分,一夜未合眼的刘文荣终于等来了村民张社教的电话。

  刘文荣连声答应着,一骨碌从床上翻下来,趿着鞋,去隔壁喊儿子。昨晚父子俩已说好,要是夜里浇地,两人一起去。可刘文荣连叫了几声,房中都没动静,不由得叹了口气,换上雨靴出门。

  阎家寨村位于塬上,村民的地都在塬下。从村子走到地里要五六分钟,一路上寒风飕飕,冻得他直打哆嗦。

  走到地里,天还黑着。见张社教袖着手直打哈欠,刘文荣忙劝他赶紧回去睡——“时间我记下了,5点50啊。”

  张社教一边应着,一边掖上手电往回走,两腿的泥,沉沉的像有十几斤。两家在村里住得不远,地也挨着。张家有一亩地多一点,刘文荣则有一亩八分。因为张社教“排队”在先,刘文荣只能等在张社教后面浇。

  浇地名单是之前排好的。一个快浇完了,就通知下一个。张社教2月10日就知道晚上该自己浇地了,可是没有想到直到凌晨2时35分才接到电话。尽管实在不想在夜里浇地,可没办法,排到了不浇,再浇就不知道到啥时候了。

  阎家寨村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南边,有两个小组,两组村民的地都在村周围,其中以东北和西南地最多,总共近700多亩。去年立冬以来,连续近两个月没有下雨,地里麦苗早已发蔫,地里的土疙瘩一踢,就碎成了土渣。虽然村里也有机井,但入冬后天气奇寒,让村民不敢贸然浇地。

  “天太冷,水浇多了,地就冻住了,不仅旱情解决不了,麦子也能给冻死。”刘文荣说,根据经验,元月进九以后,若气温允许,可以在中午浇一下,正月初五以后,就可以日夜不停地浇了。

  刘文荣今年56岁,个子不高,言语爽快。先前,他家曾有10亩多地,后随着征地、建大棚,眼下地已不多了。不过,无论地多地少,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力,他都得操心,不是外出做小工,就是忙着务农,因此那张脸看上去要比他实际年龄大上好几岁。

  “能浇上就不错了,再央荒(方言,磨蹭意),地里就不长麦子光长草了!”刘文荣说,务庄稼都有时候,该浇水的时候不浇,等过了时候,浇得再多也不顶啥了——“你像包谷地要是浇水浇迟了,看上去长得好,可光长秆,不结包谷棒棒了。”

  刘文荣的雨靴有一尺多高,几乎快到膝盖。由于水在张社教地里淌了一会了,地全软了,要把水管挪到自己地里来很不容易。在当地,为保护机井水泵,开后一般不关,故而给放着水的水管接管子,不仅费力气,且非常辛苦。

  浇地的水管是由一节节类似PVC材料的白管子接起来的,每节约十几米长。在当地,人们把它叫“抗旱袋”,也有村民叫“小白龙”。由于刘文荣的地和张社教的地都是南北延伸的一长绺儿,要浇完自己的地,他得再次重复张社教最初的劳动,把卸下的管子再一节一节“接”起来。

  “浇一个小时水10块钱,接管子麻利点,水浇得匀,也不浪费。”刘文荣指指自己胸前的棉外套说,因为怕水把身上打湿透了,里面衣服就多穿了几层子,不过不管用,每接一个管子,身上都会湿一次。

  碗口粗的管子在接上水的情况下,要抱起来,很沉重,尤其水还在哗哗喷出来,一时半会儿,把管子接不起来,很是麻烦,且不经济。

  水很凉,溅到身上,很快就硬成冰冷的一块,等好不容易被风吹干,再接,衣服就又湿了。疲惫的刘文荣想起儿子,竟多少有了点理解。“娃在外打工,一年到头回来不了几次,根本就不会种庄稼、做农活,让他下地帮我接管子浇地,就是想让他熟悉一下,再者,两个人接毕竟好接一些。”刘文荣说,昨晚上都把工作给儿子做通了,一起来浇地,可早上又叫不起来了。

  刘文荣算了一笔账,在正常灌溉的情况下,一亩地能产800多斤麦子,收入也就是近千元,而一亩地的投入,机耕肥要30元,除草剂要16元,麦种要60元,尿素也得花94元,总共下来投入得300多元,而再加上浇地的八九十元,挣到手的钱也就不多了。“娃们懒,但也不是不会算账,人家出去打上一个月的工,好歹也能挣千八百元,比种地强多了。”

  不过,刘文荣认为地还是要种的,尤其是自己吃自己种的粮食,心里踏实。“说实话,我现在信不过那些面粉厂里的面粉,种的麦子磨面没有面粉厂的白,但吃起来香。”他说,前两年自己曾在一家面粉厂打工,老板对他们不错,给吃的都是不加添加剂的面粉,而厂里向外卖的面粉,他却亲眼见到加了增白剂。

  要吃上自家打的粮食,刘文荣还是很看重这块地的。入冬以来,由于没下雨,他天天盼着,越盼越心焦,捱到过年,也就只能用井水浇了。

  整个浇地过程就是接管子和卸管子,浇完了,刘文荣用了近9个小时。邻近中午,老伴把饭送到地头,刘文荣一边嚼着馍,一边看着水管里的水一股股淌进地里,感觉浑身轻松。“等这一次浇完了,再浇一次,今年的收成也就不受啥影响了。”

  虽说井水浇地也还好,但若提起二十年前的村里靠二支渠灌溉的情景,刘文荣就不由得感叹起眼下浇地的难。

  “我们这里处于小河故道,地势低,稍微下点雨,地里的墒情就可以缓解。以前当地就流传着‘邓村上粪,阎村扎屯’的说法。意思就是说,上面种庄稼浇地的养分,都会随着地势流到我们这里来。”刘文荣说,建国以前,阎家寨村的自然灌溉条件本来就好,等有了二支渠,灌溉就更便利了。

  二支渠是一条引渠,起自地王抽水站,终至泾河。1958年,全国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,沿线各村不分男女老少“齐上阵”,硬是用架子车、土簸箕夜以继日地夯筑了这道水渠。二支渠宽七八十厘米,深约八十厘米,因为夯得十分结实,即使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都基本完好。“那时我还小,母亲拉着我,抱着弟弟,每天都跟着父亲去上工,虽然干活条件差,但村民干活的热情高;要拿现在说,不管是论吃苦还是论功夫,现在的8个人能顶上那时候1个人就不错了。”二支渠修好后,渠里的过水量很大,水也很清澈,不管天有多旱,沿线群众浇地从来不愁,年年旱涝保收。

  二支渠使用了三十多年,后因为修建新机场,被拦腰截断。水渠没了,沿线村民浇地就成了一桩麻烦事,尤其是处在咸阳北塬上的阎家寨村。“没水渠了,当时村上集资(每个村民摊70元)打了三眼机井,可是井少地多,每年到浇水的时候,这家没浇完,那家就抢着要浇,经常就有村民因为争水浇地,打得头破血流……”村民们说。

  在浇地最困难的时候,阎家寨的村民们没办法,就拉管子抽村北一个污水塘里的污水浇地。污水塘属于底张村,大多数都是镇街道上的生活垃圾污水,虽然村民并不想用污水浇地,可又不愿眼睁睁看庄稼旱掉,井水来不及浇,只能用污水浇。

  指望不上二支渠了,村里打的机井又不够用,阎家寨一直苦于营生的残疾人张志强决定自己凑钱打井。张志强1983年因打麦子不慎被机器吞掉右臂,自从右臂没了,家里生活就一直极其艰难。想着打井既能缓解了村民浇地紧张,又能有个收入,1994年秋天,他四处借钱,“破天荒”地打出了村上私人的第一口井。“那时候借到的钱少,井只打了85米深。”张志强说,井是请三原人打的,打只用了三四天时间,可办打井的配套手续,却花了近半年时间——“办电、买地杆、做维护,好不容易求爷爷告奶奶,才把手续跑下来。”

  ① 华商报、华商晨报、新文化报、重庆时报、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(含图片、音视频)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,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标注明确来源,例:“华商网-华商报”。

 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别的媒体,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相关产品

咸阳阎家寨村抗旱目击记 20000眼机井仅小半能用

详情信息

 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,专门对水利工作做全面部署,既说明国家对农业问题的重视,也折射出对水利问题的忧虑。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目前陕西受旱面积471万亩,其中重旱46万亩。咸阳全市382万亩种植培养面积中,受旱面积已迅速扩大到65.85万亩,其中重旱24.9万亩,同期降水比往年减少二至五成。我省正在动员一切力量,保证小麦春灌。在这一严峻形势下,抗旱一线的真实现状如何?他们又遇到了哪一些问题?他们在依靠什么样的水利设施抗击罕见旱情?本报记者来到旱情较为严重的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阎家寨村,近距离感受当地农民的“抗旱自救”。

  2月11日上午,刘文荣在地里奋力接浇地用的水管。因为怕水把身上打湿透了,他就多穿了几层衣服

 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,专门对水利工作做全面部署,既说明国家对农业问题的重视,也折射出对水利问题的忧虑。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目前陕西受旱面积471万亩,其中重旱46万亩。咸阳全市382万亩种植培养面积中,受旱面积已迅速扩大到65.85万亩,其中重旱24.9万亩,同期降水比往年减少二至五成。我省正在动员一切力量,保证小麦春灌。

  在这一严峻形势下,抗旱一线的真实现状如何?他们又遇到了哪一些问题?他们在依靠什么样的水利设施抗击罕见旱情?本报记者来到旱情较为严重的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阎家寨村,近距离感受当地农民的“抗旱自救”。

  2月11日凌晨5时40分,一夜未合眼的刘文荣终于等来了村民张社教的电话。

  刘文荣连声答应着,一骨碌从床上翻下来,趿着鞋,去隔壁喊儿子。昨晚父子俩已说好,要是夜里浇地,两人一起去。可刘文荣连叫了几声,房中都没动静,不由得叹了口气,换上雨靴出门。

  阎家寨村位于塬上,村民的地都在塬下。从村子走到地里要五六分钟,一路上寒风飕飕,冻得他直打哆嗦。

  走到地里,天还黑着。见张社教袖着手直打哈欠,刘文荣忙劝他赶紧回去睡——“时间我记下了,5点50啊。”

  张社教一边应着,一边掖上手电往回走,两腿的泥,沉沉的像有十几斤。两家在村里住得不远,地也挨着。张家有一亩地多一点,刘文荣则有一亩八分。因为张社教“排队”在先,刘文荣只能等在张社教后面浇。

  浇地名单是之前排好的。一个快浇完了,就通知下一个。张社教2月10日就知道晚上该自己浇地了,可是没有想到直到凌晨2时35分才接到电话。尽管实在不想在夜里浇地,可没办法,排到了不浇,再浇就不知道到啥时候了。

  阎家寨村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南边,有两个小组,两组村民的地都在村周围,其中以东北和西南地最多,总共近700多亩。去年立冬以来,连续近两个月没有下雨,地里麦苗早已发蔫,地里的土疙瘩一踢,就碎成了土渣。虽然村里也有机井,但入冬后天气奇寒,让村民不敢贸然浇地。

  “天太冷,水浇多了,地就冻住了,不仅旱情解决不了,麦子也能给冻死。”刘文荣说,根据经验,元月进九以后,若气温允许,可以在中午浇一下,正月初五以后,就可以日夜不停地浇了。

  刘文荣今年56岁,个子不高,言语爽快。先前,他家曾有10亩多地,后随着征地、建大棚,眼下地已不多了。不过,无论地多地少,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力,他都得操心,不是外出做小工,就是忙着务农,因此那张脸看上去要比他实际年龄大上好几岁。

  “能浇上就不错了,再央荒(方言,磨蹭意),地里就不长麦子光长草了!”刘文荣说,务庄稼都有时候,该浇水的时候不浇,等过了时候,浇得再多也不顶啥了——“你像包谷地要是浇水浇迟了,看上去长得好,可光长秆,不结包谷棒棒了。”

  刘文荣的雨靴有一尺多高,几乎快到膝盖。由于水在张社教地里淌了一会了,地全软了,要把水管挪到自己地里来很不容易。在当地,为保护机井水泵,开后一般不关,故而给放着水的水管接管子,不仅费力气,且非常辛苦。

  浇地的水管是由一节节类似PVC材料的白管子接起来的,每节约十几米长。在当地,人们把它叫“抗旱袋”,也有村民叫“小白龙”。由于刘文荣的地和张社教的地都是南北延伸的一长绺儿,要浇完自己的地,他得再次重复张社教最初的劳动,把卸下的管子再一节一节“接”起来。

  “浇一个小时水10块钱,接管子麻利点,水浇得匀,也不浪费。”刘文荣指指自己胸前的棉外套说,因为怕水把身上打湿透了,里面衣服就多穿了几层子,不过不管用,每接一个管子,身上都会湿一次。

  碗口粗的管子在接上水的情况下,要抱起来,很沉重,尤其水还在哗哗喷出来,一时半会儿,把管子接不起来,很是麻烦,且不经济。

  水很凉,溅到身上,很快就硬成冰冷的一块,等好不容易被风吹干,再接,衣服就又湿了。疲惫的刘文荣想起儿子,竟多少有了点理解。“娃在外打工,一年到头回来不了几次,根本就不会种庄稼、做农活,让他下地帮我接管子浇地,就是想让他熟悉一下,再者,两个人接毕竟好接一些。”刘文荣说,昨晚上都把工作给儿子做通了,一起来浇地,可早上又叫不起来了。

  刘文荣算了一笔账,在正常灌溉的情况下,一亩地能产800多斤麦子,收入也就是近千元,而一亩地的投入,机耕肥要30元,除草剂要16元,麦种要60元,尿素也得花94元,总共下来投入得300多元,而再加上浇地的八九十元,挣到手的钱也就不多了。“娃们懒,但也不是不会算账,人家出去打上一个月的工,好歹也能挣千八百元,比种地强多了。”

  不过,刘文荣认为地还是要种的,尤其是自己吃自己种的粮食,心里踏实。“说实话,我现在信不过那些面粉厂里的面粉,种的麦子磨面没有面粉厂的白,但吃起来香。”他说,前两年自己曾在一家面粉厂打工,老板对他们不错,给吃的都是不加添加剂的面粉,而厂里向外卖的面粉,他却亲眼见到加了增白剂。

  要吃上自家打的粮食,刘文荣还是很看重这块地的。入冬以来,由于没下雨,他天天盼着,越盼越心焦,捱到过年,也就只能用井水浇了。

  整个浇地过程就是接管子和卸管子,浇完了,刘文荣用了近9个小时。邻近中午,老伴把饭送到地头,刘文荣一边嚼着馍,一边看着水管里的水一股股淌进地里,感觉浑身轻松。“等这一次浇完了,再浇一次,今年的收成也就不受啥影响了。”

  虽说井水浇地也还好,但若提起二十年前的村里靠二支渠灌溉的情景,刘文荣就不由得感叹起眼下浇地的难。

  “我们这里处于小河故道,地势低,稍微下点雨,地里的墒情就可以缓解。以前当地就流传着‘邓村上粪,阎村扎屯’的说法。意思就是说,上面种庄稼浇地的养分,都会随着地势流到我们这里来。”刘文荣说,建国以前,阎家寨村的自然灌溉条件本来就好,等有了二支渠,灌溉就更便利了。

  二支渠是一条引渠,起自地王抽水站,终至泾河。1958年,全国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,沿线各村不分男女老少“齐上阵”,硬是用架子车、土簸箕夜以继日地夯筑了这道水渠。二支渠宽七八十厘米,深约八十厘米,因为夯得十分结实,即使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都基本完好。“那时我还小,母亲拉着我,抱着弟弟,每天都跟着父亲去上工,虽然干活条件差,但村民干活的热情高;要拿现在说,不管是论吃苦还是论功夫,现在的8个人能顶上那时候1个人就不错了。”二支渠修好后,渠里的过水量很大,水也很清澈,不管天有多旱,沿线群众浇地从来不愁,年年旱涝保收。

  二支渠使用了三十多年,后因为修建新机场,被拦腰截断。水渠没了,沿线村民浇地就成了一桩麻烦事,尤其是处在咸阳北塬上的阎家寨村。“没水渠了,当时村上集资(每个村民摊70元)打了三眼机井,可是井少地多,每年到浇水的时候,这家没浇完,那家就抢着要浇,经常就有村民因为争水浇地,打得头破血流……”村民们说。

  在浇地最困难的时候,阎家寨的村民们没办法,就拉管子抽村北一个污水塘里的污水浇地。污水塘属于底张村,大多数都是镇街道上的生活垃圾污水,虽然村民并不想用污水浇地,可又不愿眼睁睁看庄稼旱掉,井水来不及浇,只能用污水浇。

  指望不上二支渠了,村里打的机井又不够用,阎家寨一直苦于营生的残疾人张志强决定自己凑钱打井。张志强1983年因打麦子不慎被机器吞掉右臂,自从右臂没了,家里生活就一直极其艰难。想着打井既能缓解了村民浇地紧张,又能有个收入,1994年秋天,他四处借钱,“破天荒”地打出了村上私人的第一口井。“那时候借到的钱少,井只打了85米深。”张志强说,井是请三原人打的,打只用了三四天时间,可办打井的配套手续,却花了近半年时间——“办电、买地杆、做维护,好不容易求爷爷告奶奶,才把手续跑下来。”

  ① 华商报、华商晨报、新文化报、重庆时报、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(含图片、音视频)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,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标注明确来源,例:“华商网-华商报”。

 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别的媒体,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火雀直播

进入阿里商铺

扫一扫加关注

扫一扫加关注

备案号: 企业公示信息